在磨煉中嶄露鋒芒 |
本刊記者_ 蔡倩
![]() 于2010年成立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泉州實驗室暨中紡協檢驗(泉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與福建企業“群狼”共舞的三五年時間內,從一株嫩芽開始,奮力成長,快速提升,短時間就蔭蔽福建省上千家紡織服裝企業,業績翻番突破千萬元。成立至今還不到五周歲,但在競爭激烈的福建服裝市場,泉州實驗室已然煉就了一身好膽識、好眼光、好本事。 5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實驗室的雛形,而經過4次擴建、6次裝修后,這里已從最初的300多平方米,達到現在的2100多平方米。現有人員也從最初的10余人增長到80余人。實驗室還獲得了“國家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福建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福建省科技型企業”、“泉州市紡織服裝檢測技術服務平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等榮譽,擁有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 在泉州實驗室總經理王政眼里,除了位于泉州市石獅市靈秀鎮服裝城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外,一支先進團結的檢測服務隊伍是基礎,增值服務則是泉州實驗室開疆辟地最有效的一把鑰匙。
每一個成功故事的背后,都有著非一般的艱辛付出,泉州實驗室的超常發展,更是凝聚著太多檢測人員的心血與汗水。 在實驗室建設之初,隨時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為了加快進度,泉州實驗室的領導及實驗室人員輪班值守,周末、節假日大家也早早地蹲守在工地。 “前期我們僅用了6個月時間便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認證,之后又通過了國家計量認證(CMA)以及=白名單管理體系認可實驗室等資質。這期間雖艱苦,但大家都鉚足干勁兒。隨著實驗室的逐步完善,中心配備了符合ISO國際標準一級大氣條件的高精度恒溫恒濕系統,構建了恒溫恒濕物理實驗室、化學分析實驗室、生態檢測實驗室等專業檢測實驗室。”王政告訴記者,今年,實驗室還加大投入力度根據國家最新出臺的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對新需要測試項目進行了設備采購和新項目研發。 “實驗室擁有國內外紡織服裝檢測儀器設備199臺/套,其中60%以上的設備都是進口設備,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配備了取得相應資質的優秀設備管理人員,他們會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及校準。”公司技術副總監林風喜對此頗為自豪,他告訴記者,除了日常的檢測服務,公司還與客戶一同開發了新項目,如太極石項目,“公司與企業一同起草和申報了產品標準,去年年底該標準審核通過。在這期間為得到合理的數據范圍,我們做了大量實驗。此外,由于太極石屬于醫學材料,公司還找了福建中醫院等機構進行合作開發評估。我們還在方法研究、設備研發等項目上與香港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機構一起進行合作。” 正是在技術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為泉州實驗室日后的飛速發展打下了根基,積累了巨大的經驗財富。
在與多位紡企負責人交流過程中,記者都感受到,他們除了對泉州實驗室檢測技術的認可,對其所提供的增值服務也頗為受用。 談到服務方面,公司副總經理張珍竹先給記者講了一個公司的自身優勢,“公司設立在石獅市靈秀鎮的服裝城,位于大泉州產業集群地的中心位置,距離周邊工廠的車程僅半小時,到達附近品牌公司的車程也僅需一個小時左右,這為企業送檢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公司承諾常規檢測3個工作日為客戶出具檢測報告,加急客戶則可縮短到2個工作日。2010年剛剛進入周邊區域的時候,我所了解的檢測機構出報告4~5個工作日就已經很快了,趕上雙休日7~8個工作日都有可能。初來的時候覺得3個工作日出報告很不現實,但是后來發現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在我們的影響之下,周邊很多檢測機構現在也可以做到3個工作日出報告了。可以說,我們不僅給了客戶更好的體驗,還帶動了周邊檢測機構共同提升檢測效率。”公司質量經理李建妮如是說,“另外,公司從2012年開始施行每周7個工作日的輪休工作制度,大大加快了檢測速度,縮短了檢測周期,為周邊生產型企業提供更加快捷及時的檢測服務,這一做法在全國來說都是屈指可數的。” “為了縮短報告周期,我們根據客戶進行分組,以實現高效對接客戶。小組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的客戶服務較為繁瑣,他們要求檢測速度更快,這一小組的人員在下班后通常使用手機掛QQ,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回復客戶。線下則分為女裝、男裝、童裝等,小組會根據市場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服務。”公司市場副總監林友忠補充道。 此外,林風喜表示,去年公司還新增加了為客戶調試設備的服務,幫企業解決設備數據不準的難題。 張珍竹告訴記者,公司還會為企業提供技術沙龍、定制化培訓、標準宣貫、客戶周期性回訪、標準質量會議等服務。“培訓方面我們會根據企業需求提供理論或現場實踐培訓。” “我們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每個細節都展示給客戶一個無限的想象空間,很多服務都讓客戶十分感動。”王政激動地說。 拼人才 在質量上下功夫 “在離客戶最近的地方建立實驗室,也許對一些動輒投資千萬元的企業來說并不難,但是實驗室建立后,是需要團隊和人才的,人才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最富有創造力的因素。即便有最先進的技術設備、最完備的物質資料,若沒有人才,所有的一切將毫無結果。”王政表示,公司在人才的挖掘及培養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公司致力于培養、造就一支裝備齊全、人員充足、技術過硬、管理規范、業務精湛的檢測員隊伍,這是切實做檢測工作的重要條件。公司會對人才分為管理路線和技術路線兩種,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林風喜告訴記者,公司制定了完善的新員工培訓計劃,對新錄用的員工實施培訓、現場以老帶新、多次實戰培訓后,方可獨立開展檢測工作。“每個階段員工都要通過考核,四個階段全部通過大約需要半年時間。” “公司每年都會分期、分批對員工進行檢測業務、檢測技能等專題培訓,并定期組織研討會,專題解決檢測中遇到的難題。公司還建立了一套快速響應、快速處理的應急機制,隨時處理客戶的加急申請和突發質量問題。”
《2015-2020年中國質量檢驗檢測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指出,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目前在中國處于成長期,且其發展與社會發展及經濟發展相關性較大,只要存在新業務,只要與質量和品質乃至健康相關,只要某產品開始檢測,未來需求就不會間斷。而法律法規的頒布、國際貿易保護都能夠帶來檢測行業的需求。 檢測行業前景一片光明。但如何在眾多檢測機構中脫穎而出,占有更多的市場,是每一個檢測機構關心的事情。 那么未來,泉州實驗室是如何規劃的呢?對此,王政表示,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的未來戰略規劃,泉州實驗室要為整個中心的技術引領戰略創造技術平臺保障,同時,還要沖擊國家重點實驗室或技術中心。“技術中心主要是幫助整個集團培育人才,做好人才儲備和技術儲備,我們會及時為我們的網絡實驗室輸送培育好的人才和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形成良性互動。”他說。 “福建現有一個實驗室、一個辦事處以及一個在建的實驗室,在建實驗室預計今年11月試運營。原來的實驗室也在逐步擴大,并新增加了童裝、童鞋的檢測設備。”張珍竹表示,“檢測技術及人才是檢測中心的根本,而良好的服務則是能夠快速獲得客戶的認可并提升實驗室的業績。雖然有很多檢測機構也逐漸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并逐漸提升服務質量,但這對我們來說,既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迫使我們去尋求更好的服務理念和服務體驗。” 在采訪中,張珍竹告訴記者,泉州實驗室員工的平均年齡僅為28歲,他們團結向上,拼搏進取,每天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揮灑著年輕的汗水,只為交出滿意的檢測報告。他們年輕的身影折射出奮斗的青春,用奉獻和奮斗推動了公司事業不斷開創新的輝煌!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