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貿易的“最好時光” |
本刊記者 羅欣桐 胡晶
2012年8月23日,俄羅斯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第156個成員國,中俄雙邊貿易繼續迅速增長,其中,黑龍江省連續多年對俄貿易額占中國對俄貿易總額的25%以上,俄羅斯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正推動中俄貿易步入“最好的時光”。經濟學家分析,入世后俄羅斯將迎來自身經濟發展和對外經貿合作的新起點,必將對區域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中俄貿易的“黃金機會”
遵循相關協議,入世后俄羅斯逐步降低了貿易門檻,為對外貿易往來強健的中國企業產品出口提供了良好契機。部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摩拳擦掌”準備進一步掘金俄羅斯市場,皆因俄羅斯輕工業的短板,一直被視為中國的“黃金機會”。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中俄之間此前并沒有太多的貿易壁壘,盡管短期內對中俄貿易影響不大,但關稅減讓等措施還是會給中國的鞋帽、服裝等輕工業行業帶來利好。
據了解,入世后俄羅斯平均關稅水平從2012年的9.5%逐漸降至2013年的7.4%,并將于2014年降至6.9%,2015年降至6%。按俄羅斯政府公布的文件,入世后超過三分之一的商品下調進出口關稅,四分之一的稅目將要在3年內調整到位。對于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來說,這樣的改變可以降低其出口成本,增加優勢產品的出口。
目前,俄羅斯對服裝、鞋和輕紡產品的平均關稅稅率約為10%~12%。凡享有最惠國待遇國家進口的商品按基本稅率征稅,非享有最惠國待遇國家進口的商品按基本稅率被征稅;對產自有自由貿易協定的獨聯體國家的商品免征進口關稅;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商品按基本稅率的75%征稅,但部分商品五次優惠。其中,中國商品進入俄羅斯可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待遇,但需出具A級產地證明。
俄決心調整產業結構
有業內人士猜測,幾乎是所有“中國制造”進入俄羅斯的“灰色清關”或將終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針織品貿易公司老板向記者表示,俄羅斯海關清關手續繁瑣、關稅混亂,一些類似中介的清關公司幫忙代辦進口,費用只有正規報關關稅的一半甚至更少,“但這樣做是沒有正規海關手續證明的,那些靠‘灰色清關’的貨物時常被警察查抄?!薄 ?/p>
俄羅斯入世以后,清關透明化是大勢所趨。迫于國際壓力,以往關稅混亂、海關工作人員涉嫌違法違規的俄羅斯在關稅、市場規范等方面都試圖做出相應的調整,這為“中國制造”在俄羅斯的長期健康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不過,在紡織品大肆進軍俄市場的同時,俄羅斯也在有意識地調整產業結構,力求為當地紡織類產品謀得一席之地。
近年來,俄羅斯意識到了國家工業存在的結構性缺陷,其落后的紡織工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2012年,俄羅斯科技工業部委員會就曾發布了關于紡織和輕工業的發展方案報告,報告中提出,俄羅斯2012年要實現國產有競爭力的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5%。到了2013年,不斷擴大內需、發展國內經濟和吸引國外企業前來打開市場、促進經濟發展依舊是俄羅斯紡織工業的重點。
俄羅斯經濟轉型的決心顯而易見,然而,從前蘇聯時代便沿襲下來的俄式經濟模式儼然是一個龐然大物,緊握著俄羅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能否突破自己、靈活變通還有待時間證明。
國際能源分析師韓曉平認為,短期內俄羅斯不會改變世界經濟格局,要適應世界貿易規則還需要一段時間。俄羅斯民族并不太崇尚貿易規則,歷史上也非貿易國家,遵守規則對它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尤其是輕工業等落后產業的轉型發展,對外貿易的規范化、制度化十分迫切。
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
俄羅斯作為中國出口的新興目標市場,增長速度較快,居我國主要出口國第七位。比如2012年1~5月,中國對俄羅斯出口紡織服裝25.5億美元,同比增長8.5%。其中,服裝出口15.8億美元,與上一年持平;紡織品出口9.7億美元,同比增長25.9%。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超過830億美元,兩國計劃在2012~2014三年中將雙邊貿易額再提高170億美元,達到1000億美元,至2020年有望達到2000億美元。
中國保持對俄羅斯大幅的出口增長,一方面說明中國商品在俄羅斯市場上的適應性和競爭力較強,另一方面也說明俄羅斯市場在其經濟逐步復蘇后對中國商品仍具有較大的需求量。
據當地政府數據顯示,俄羅斯休閑服的銷量占服裝總銷售量的四分之三,其中,80%的休閑服市場已被外國產品占據,而這些休閑服絕大部分屬于低檔商品,主要來自中國、韓國、印度、越南及土耳其等國,主要在百貨集貿市場、小商場和廉價商店里銷售。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高端服裝品牌如哥倫比亞和耐克等都在俄羅斯建立了代理機構,市場占有率正在迅速提高,俄羅斯中高檔休閑服市場的發展勢頭不可小覷。
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齊普拉科夫表示,由于進入俄羅斯的中國產品價格低、數量多,已經達到可以影響該國市場的程度,開始受到俄羅斯海關的全程監控。一旦被監控商品進入市場后,價格和數量上未有備案的變動,俄羅斯海關將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因此,中國企業應該引起重視。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