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聯會長孫瑞哲:中國印染“印”證時代華章,“染”就江山如畫 |
7月22日,“中國印染大會暨中國印染行業協會七屆三次理事會、第13屆全國印染行業管理創新年會”在紹興柯橋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到會并致辭?,F將全文刊發,以饗讀者。
![]() 在2025年中國印染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很高興在色彩濃得化不開的夏日,與大家相聚美麗柯橋,共商印染大計、共謀產業新篇。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
當前,中國紡織工業正進入質態躍遷的關鍵期,以科技、時尚、綠色、健康為新坐標,重塑產業價值體系和發展優勢。作為產業鏈上創新密集、價值密集的關鍵環節,印染凝結科技之強、詮釋時尚之美、落地綠色之實、擔當健康之責,在推動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具有關鍵作用。印染是價值躍遷的核心樞紐,在賦色、賦形、賦能中提升品質、豐富品類;是安全發展的戰略基石,保障發展主動權、提升產業根植性;是綠色轉型的關鍵支點,改善社會認知、撬動全產業鏈轉型。在做強國內大循環的戰略邏輯下,印染對于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近年來,中國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已經形成全球比較優勢和引領能力。2024年我國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572.01億米,同比增長3.28%;印染八大類產品出口數量335.34億米,同比增長7.53%,連續兩年過300億米。供給結構提檔升級,創新能力不斷強化。數碼印染技術、生物酶處理技術、低溫染色技術、非水介質染色技術等一大批創新成果涌現。2020~2025年,印染行業機織物單位產品水耗下降約13%,單位產品能耗下降約9%;針織物單位產品水耗下降約11%,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約8%。
中國印染,引領全球。同時也要看到,由于面臨著更多的社會關注、更強的環境約束和更高的發展期望,印染依然是行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的關鍵所在、瓶頸所在。特別是“以過往看現在”“簡單行業間比較”等一些偏見和偏差的存在,客觀上給行業發展帶來了挑戰與阻力。從行業自身發展看,在數碼印花噴頭、智能傳感檢測系統等一些關鍵環節,依然存在弱項;內卷式競爭、同質化發展的問題也亟待解決。
應對挑戰、破解難題,我們需要立足新形勢,探索新方法,主動識變、科學應變、積極求變。
第一、適應新的創新生態。AI智能體、工業機器人等技術創新加速涌現,深刻重塑投入產出關系,推動產業從傳統的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大幅縮短新色彩、新工藝的研發周期;從線性管理向網絡協同轉變,印花設計、工藝模擬、生產調度等多環節智能統籌,推動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印染產業要打破思維定式與路徑依賴,將數字智能全面融入產業轉型升級。
第二、把握新的市場特征。在消費觀念變遷、需求結構升級的浪潮中,新型消費業態加速涌現。國風國潮、戶外運動、冰雪經濟等消費新趨勢,對紡織品的功能性、健康性等提出新要求;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的發展形式日益多元,催生“即看即買”的爆款商品,將市場的瞬息萬變轉化為對供應鏈的即時需求。要適應消費市場的新變化,印染要從“大規模、標準化、長周期”的傳統生產模式向“小批量、個性化、快反應”的柔性供應體系轉型。
第三、融入新的規則體系。全球范圍內可持續規則加快迭代,市場準入資格、品牌價值錨點、產業競爭格局發生根本轉變。全新的環境治理要求推動產業從單一污染物約束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轉變;社會責任的內涵外延深度拓展,“投資于人”成為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機統一的重要途徑。治理規則的系統性變化,要求印染企業在戰略規劃、資源配置、能力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調整,將成本約束轉化為競爭優勢。
面向未來,我們要將行業發展的基本點建立在國內大循環之上,在內外深度銜接、供需動態平衡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一要以價值為核心打造高端供給。以需求牽引創新,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行業向高端化躍升,不斷提升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文化內涵的印染產品供給能力,將創新成果切實轉化為生活品質。
二要以生態為優先厚植綠色底蘊。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推動行業向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品供給綠色化方向轉型。推動非水介質染色技術、生物基、可降解染化料等關鍵創新。
三要以協同為路徑延展發展空間。打造上下游緊密合作、供應鏈高效集約的產業生態,完善布局,因地制宜推動產業轉移與發展。不斷增強產業根植性,統籌發展與安全,構筑穩定高效、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印”證時代華章,“染”就江山如畫。讓我們啟新程、再出發、創未來。
祝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