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力量 | 江蘇箭鹿:勇攀高峰,堅持共同致富 |
![]() 同行力量之江蘇箭鹿 經過35年的艱苦奮斗,江蘇箭鹿毛紡股份有限公司早已發展形成涵蓋全產業鏈的紡織服裝工業園。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毛紡行業銷售收入及競爭力50強企業”“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等,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 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羊毛進口經營權。而這些成績取得的背后,離不開箭鹿人的高瞻遠矚。 35年風雨兼程,箭鹿從無到有。由建廠初期2400錠毛紡廠到目前5萬錠綜合配套齊全的大型毛紡服裝企業;由建廠初期占地53畝廠區、廠房1萬平方米到目前占地620畝、廠房20多萬平方米;由建廠初期僅30多名職工到目前2600名員工。 箭鹿集團現代化的新廠區。 35年不斷攀登,箭鹿從有到優。企業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等,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羊毛進口經營權,擁有“箭鹿”“新箭鹿”兩個中國馳名商標,并于2014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35年累計上繳國家稅收超10億元。 35年,箭鹿歷經無數次高潮與低谷,箭鹿人更是以敢為人先的品質,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35年來,箭鹿人敢為人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01 破釜沉舟,貸款500萬元建廠 1985年,在大運河畔一片茅草地上,箭鹿創始人劉慶年受原宿遷縣宿城鎮政府的委派,靠500萬元貸款籌建了箭鹿的前身——宿遷市第一毛紡織廠。 “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市場狹窄、流通不暢、需求不足、資金短缺,加之宿遷地處蘇北,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人才缺乏、技術水平低,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劉慶年回憶道,“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成敗在此一舉。” 建廠初期,大家肩扛手推搞基建。 由此開始,劉慶年帶領30多名員工在茅草叢生的荒地上開始艱苦創業。起初鋪路靠肩扛手推,設備安裝不分白天黑夜,憑著務實苦干的拼搏精神,僅用了半年時間,工廠正式投產,小小毛紡廠在宿遷大地上開始扎根發芽。 1989年,剛剛起步的箭鹿因 “羊毛大戰”,使原本熱銷的華達呢一下子無人問津,企業第一次陷入困境處于半停產狀態。 面對困難箭鹿人沒有氣餒,毅然決然南下溫州勇闖市場。 建廠初期廠房。 機遇總是垂青努力、有準備的人。在當時全國毛紡產品的主要集散地溫州,箭鹿通過與一位個體老板大膽開展合作,以生產速度快、產品質量好在溫州打開了民品市場并站穩了腳跟。箭鹿的產品一時旺銷,隨之出現了客戶帶著訂金到廠等貨、提貨供不應求的場面,溫州市場使箭鹿半停產的狀態出現了重大轉機。 1991年,僅僅在打開溫州市場的第二年,劉慶年就及時調整、規劃了新的經營戰略:穩定民品、主攻行業,把目標轉向軍品、公安、鐵路等制服市場,并先后制定了“產品圍繞市場轉、質量圍繞用戶轉、全廠圍繞效益轉”三轉方針,用“質量最優、價格最低、交貨最快、服務最好、達到用戶最滿意、實現銷售總量最多”的“六最”經營策略,“以人為本、以質取勝、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箭鹿精神,鞭策激勵全體員工,箭鹿人也以此目標不斷奮斗。 也正是這一戰略的制定,1993—1996年間,箭鹿相繼成為軍隊、武警、鐵路、工商、稅務、公安、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業制服面料定點生產企業。僅1994年、1995年,企業行業面料生產就占整個生產量的80%,可以說迎來了一個發展高潮,箭鹿也成為全國最大的行業面料生產基地,1995年實現銷售2.6億元,利稅3000萬元。箭鹿也因此被當時江蘇省紡織廳領導譽為“蘇北一枝花”。 02 多措并舉,創響箭鹿品牌 經過35年的艱苦奮斗,箭鹿早已發展形成集毛條、紗線、羊毛衫、精紡呢絨、服裝、皮鞋全產業鏈的紡織服裝工業園。更是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毛紡行業銷售收入及競爭力50強企業”“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AAA級資信企業”,首批“江蘇精品”認證企業,并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 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羊毛進口經營權,擁有“箭鹿”“新箭鹿”兩個中國馳名商標。 ![]() 而這些成績取得的背后,離不開箭鹿人的高瞻遠矚。 抓技改升級,產業鏈延伸發展。從1996年起,箭鹿逐步加大技術改革的力度,先后實施了“引進關鍵設備開發高支薄型產品”和“高支薄型產品生產線配套設備配置”技術項目,盡管在1997年遭遇了亞洲金融危機,但在箭鹿人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努力下,最終克服重重困難,帶領箭鹿進入發展快車道。 2006年,箭鹿迎來又一個快速發展的機遇:按宿遷市城市整體規劃要求,從運河邊搬遷至宿城開發新區占地1000畝的箭鹿工業園。劉慶年借此機遇提出“二次創業,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決策,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至2008年搬遷全面完成,箭鹿形成了從洗毛、制條、紡紗、織造、染整到服裝加工的全產業鏈一條龍生產格局,企業的規模得以大幅擴張,綜合競爭實力進一步增強。 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全力打造“箭鹿”品牌。2008年全球爆發的金融危機讓箭鹿再次面臨嚴峻挑戰,面料行業的競爭也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為克服搬遷和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雙重不利影響,2009年箭鹿著手調整產業結構,實施“品種質量年、品牌推進年”活動,在抓產品開發的同時,加大品牌宣傳的推進力度,推動市場營銷,全力打造“箭鹿”品牌。通過努力,箭鹿銷售收入、利稅大幅增長,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和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引進進口設備,實現跨越式發展。2010年箭鹿用于引進進口設備的總投入達到4億元,分別從意大利、德國、法國引進先進設備和相應的技術,在原有基礎上形成紡、織、后整理全套的高科技生產線,使生產路線更加合理,一臺臺高精尖的設備為箭鹿的跨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011年是箭鹿實現突破性跨越式發展的一年,無論是外銷還是內銷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在全國鐵路大換裝工作中,箭鹿取得了占換裝總量近1/3的310萬米的面料訂單,制衣公司還爭取到了近30多萬套件鐵路制服業務。 此外,軍品、武警、公安等制服面料業務發展良好。同時,又開拓了俄羅斯市場,出口額達1.3億元。箭鹿實現銷售首次超10億元達到10.2億元,利潤5230萬元,入庫稅收超5000萬元,創造了企業歷史以來最好水平。 也就在2011年,政府確立箭鹿走上市發展之路,籌備上市。目標確定后,箭鹿人秉承堅持不懈的精神,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和障礙,經過努力,2014年1月24日,箭鹿股份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 03 勇擔責任,打造百年箭鹿 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箭鹿始終把人看成是企業第一要素,相信只有以企業發展和職工利益為中心,才能打造“百年箭鹿”,向實現“共同富裕”邁出堅實的腳步。 35年來,箭鹿一直以“走共同致富道路”為目標,努力提升員工幸福指數,也把近3000名員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方向,企業改制始終以企業發展和職工利益為中心。 在1989年至1997年間,箭鹿不忘初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按照黨委和政府的要求,先后兼并收購了停產、破產的粗毛紡廠、羊毛衫廠、麻紡廠、毛巾總廠,承擔5000多萬元銀行貸款,并將2000多名下崗職工全部接收。 35年來,箭鹿始終堅定做專做強主業不動搖,抓技改上項目,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轉思路抓訂單,不斷拓展新市場;提技能強研發,推動產品高質量。 2015年起,箭鹿先后投資近億元上馬皮鞋、針織毛紗、羊毛衫生產項目,產品由原來單一的面料、服裝擴展到皮鞋、針織毛紗、羊毛衫等紡織服裝配套齊全的多元化產業。 圍繞做大毛紗帶動毛條發展,先后對洗毛制條、針織毛紗生產線進行了擴建,改造升級。新上了全自動一體化洗毛生產線,引進國際一流的制條生產線,二紡車間改造升級,三紡車間引進了全套進口設備,形成年產2000噸高檔針織紗的生產能力。毛紗品質和開發能力不斷增強。目前成為行業羊毛衫廠主要供貨廠家,并且有了穩定的外貿市場。 此外,箭鹿不斷提升內部管理,增強了企業競爭力。 一是抓好干部隊伍建設,對箭鹿中層以上干部分層次進行政治思想及業務知識學習、教育和培訓,使之不僅自身履好職,更要求帶好兵打好仗。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破格提拔一批中高層管理人員走上重要崗位,為企業更好 二是提升內部管理水平,以優質高產低耗為總目標,在全集團范圍內開展技能競賽長效機制,開展“增產節約、增收節支”活動。在公司內部推行信息化管理,上馬釘釘辦公系統,在毛紡各車間推行二級成本核算,各分廠推進實施ERP管理,推動優質高產低耗取得新成效。成立紡紗分廠、兩染分廠,分塊集中管理,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三是不斷提升職工福利待遇,向共同富裕目標邁進。多年來,箭鹿一直把共同富裕作為奮斗目標,保證工人工資每月按時發放,逐年提升員工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實行績效工資,設置崗位津貼等調動大家工作積極性,每年政府獎金大部分用于發給工人。成立大病救助基金會,對家庭貧困的大病職工及時給予適當救助,每年集團工會向市、區兩級工會爭取的救助金、助學金等達10多萬元發給一線困難職工。成立職工健康委員會,各車間配備血壓檢測儀為職工測血壓、發放健康食品等福利。 “做大做強箭鹿,走共同致富道路”是箭鹿人一生的奮斗目標,當前,箭鹿在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打造百年箭鹿,走共同致富道路而努力奮斗!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