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力量 | 廣東虎門:建世界產業集群,打造灣區時尚都市 |
涂姮娥/文 同行力量之廣東虎門 “十四五”期間,虎門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濱海灣新區建設的歷史機遇,緊抓建設“世界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先行區”的契機,加快導入支持服裝服飾產業發展的各類服務平臺,積極整合旅游資源與服裝資源,以服裝時尚為引領,以歷史文化為靈魂,以現代旅游為載體,促進三大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虎門的服裝服飾產業向更高質量發展,從全國優秀向世界領先邁進。 2016年以來,虎門緊緊圍繞城市新定位,加快推動虎門服裝服飾業向時尚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灣區時尚都市、魅力品質虎門”注入新鮮活力和時尚魅力,助力虎門打造中等發達、開放時尚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 近年來,虎門積極推動服裝服飾業向原創設計、自主品牌、時尚源頭轉變。
01 促進創新創意,引領產業發展 為整合全鎮服裝服飾業資源,統籌推動虎門鎮服裝服飾業的規劃和發展,2016年,虎門鎮政府傾力構建了全產業鏈公共服務機構——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管理委員會,并以此為抓手推進本土產業轉型升級。其中,近年來的一大重點工作就是以設計為引領,推動時尚創意與虎門服裝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虎門服裝服飾業向原創設計、自主品牌、時尚源頭轉變。 首先是傾力打造設計師等時尚創意人才聚集平臺,通過虎門服裝創意設計孵化器作用,為設計師及企業在創業場地、政策引導等方面給予扶持。通過完善的孵化服務體系,培植了100多名創業型設計師,已入駐的有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鄧兆萍、中國十佳童裝設計師馮璐、廣東省知名設計師黃秋凡、劉漢敏、張允浩等省內外知名設計師團隊。 其次是著力打造萬科創意時尚公社,引入 在積極培養、扶持本土設計研發團隊的同時,努力吸引一批世界各地的知名服裝設計研發機構如深圳中紡云科技(睿時尚設計師平臺)、潮流公社等落戶虎門,加大磋商和引進力度;舉辦眾多創意賽事,引領時尚文化潮流,培育挖掘時尚人才;連年舉辦流行趨勢發布會、原創設計&原創貨品展示交易會、時尚買手節等活動,助力設計師把握流行趨勢,促進設計成果的轉化與人才的交流。 02 辦好服交會及配套展會, 促進科技創新 在辦好每年的虎門服交會暨虎門時裝周的基礎上,虎門還積極探索舉辦服裝產業相關鏈條的各類展會。自2017年以來,連續三年成功舉辦國家級服裝印花“雙會”(中國服裝印花發展大會與中國服裝服飾印花博覽會)、兩屆中國(虎門)紡織面輔料交易會、兩屆中國流行面料入圍評審暨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評審會等,有效推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向外界彰顯了虎門的時尚底蘊與基礎,為引導推動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時尚化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助力虎門營造良好時尚氛圍,集聚高端時尚人才,發揮產業聚集效應,占領行業高地,提高虎門服裝的時尚話語權。 虎門鎮政府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東華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戰略合作伙伴,建設了“虎門服裝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截至2020年,已建成國家面料館虎門分館、中國紡聯檢測中心虎門實驗室、虎門互利時尚服裝供應鏈管理平臺等10大創新服務平臺,為虎門鎮的服裝服飾企業提供了完善的研發設計、面料研發及采購、質量檢測、電子商務、供應鏈創新、企業孵化及人才培育、信息咨詢、展銷物流等公共服務。 作為廣東省協同創新與平臺環境建設專項項目,“虎門服裝協同創新中心”于2019年11月在廣東省科技廳通過專家驗收。這幾年,該中心一方面深度開發產學研合作項目,另一方面全面推廣應用平臺各項功能。 近年來,虎門服裝以科技為抓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實施“虎門服裝工業4.0”, 積極發揮創新研發機構的示范作用,運用大數據手段,推行“機器換人”,進行裝備升級與技術創新,引導企業實行智能化研發生產,深化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實現勞動生產率與柔性制造水平的提升,推動服裝產業向功能性、高端化、智能化、時尚化發展。 同時,推進云平臺建設,完善虎門服裝云平臺、服裝云設計交易平臺、服裝品牌設計數據庫、服裝電商供應鏈云服務平臺、服裝電商一體化平臺、在線服裝圖書館等。 國家面料館虎門分館開發應用了“微試衣”平臺和掌上訂貨系統;虎門服裝設計研發中心引進了三維數據掃描系統、3D試衣鏡、3D服裝設計與制版系統等高端設備與先進工藝,為提升企業的產品開發能力提供技術支撐和創新服務。 眾多企業也通過裝備升級和技術創新,享受智能制造的成果與便利,或開發出新型智能產品,或借助數字化手段打造智慧新零售,如以純、歐點、乾道、貝娜絲、奔踏、峻邦、老虎服飾等多家企業運用模板化生產、自動吊掛系統、自動裁床等設備,還有不少企業采用科學高效的ERP信息系統,促進供應鏈的快速運轉。 03 建設“世界級紡織服裝 產業集群先行區” 在一系列措施下,虎門服裝服飾產業有了質的飛躍。產品的種類日益豐富、細化,由傳統的女裝、童裝、男裝等逐漸多樣化,衍生出時尚服裝、休閑裝、民族風、皮草、針織內衣、家居服等品類。 截至2019年底,虎門有服裝服飾生產加工企業3100多家,年工業總產值約450億元,年銷售額超900億元。擁有各類服裝服飾注冊品牌50000多個,形成了“金字塔”型的服裝品牌架構,逐漸成為華南地區最具凝聚力和影響力的區域服裝品牌中心。 虎門服裝區域品牌建設也成效顯著,近年獲得了系列榮譽,包括順利通過“中國女裝名鎮”、“中國童裝名鎮”、“國家火炬計劃東莞市虎門服裝設計與制造產業基地”復評,榮獲“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十周年杰出貢獻獎”、“中國服裝區域品牌試點地區”、“2017—2018年度紡織行業創新示范集群”、“2017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十大活力集群”、“2018絲路經緯行業影響力榜十大活力集群”、“2018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十大特色集群”、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十大特色集群”。2016和2019年,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管理委員會分別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紡織產業集群地區發展服務優秀獎”和“集群地區紡織產業發展服務優秀單位”稱號。 鑒于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發展所取得的成效及良好的前景,2019年11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虎門簽署“共建世界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先行區”協議,為虎門和大灣區時尚產業發展賦能。 今年疫情發生后,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管委會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揮小組,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管委會還動員虎門服裝人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以實際行動支援全市疫情防控。在管委會的引導與動員之下,多家服裝服飾企業抓住“危”中之“機”,轉產生產防護服、口罩等防疫物資,如以純集團、派爾格服飾、芊盛時裝、恒悅服飾、祈祈服飾、明生鈕扣、奧盈紀元服飾、貝娜絲服飾等轉產口罩,峰峰織帶生產口罩繩,祥偉商標、戴世拉鏈轉為生產防護服商標、拉鏈等,從而有效彌補了疫情給企業日常主營業務造成的損失,穩住了企業的發展。 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管理委員會主任譚志強表示,后疫情時代不確定性成為常態,紡織服裝行業必然要面對市場細分與個性化產品供給方面的快速轉型,這就要求整個產業發展要在數字化、自動化、區塊鏈、商業模式進化等方面與時俱進。 他還表示,從行業發展潛力來說,服裝是極具創新力、效益高、附加值大、發展潛力遠大的產業。就虎門而言,“十四五”期間,虎門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濱海灣新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圍繞“灣區時尚都市、魅力品質虎門”的戰略任務,緊抓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建世界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先行區的契機,加快導入支持服裝服飾產業發展的各類服務平臺,積極整合旅游資源與服裝資源,以服裝時尚為引領,以歷史文化為靈魂,以現代旅游為載體,促進三大產業的深度融合,樹立“中國近代史開篇地”、“中國服裝時尚之城”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獨具虎門服裝產業特色的旅游品牌,促進虎門的服裝服飾產業向更高質量發展,從全國優秀向世界領先邁進。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