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類紡織創新精品不斷勾勒產業新圖景 |
陳相龍/文
在服裝領域,AI與大數據技術為創意設計注入動能;在家紡領域,智能工廠助力生產效能持續提升;在產業用紡織品領域,高性能材料不斷拓展應用邊界……這8年,近600家創新實力強勁的品牌企業輪番亮相,超1000件蘊藏廣闊市場潛力的創新產品接連涌現,一道道“進階足跡”、一張張“高分答卷”為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2025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精品建設推廣工作,一場旨在推動紡織行業創新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專屬行動”再次拉開了帷幕。那么,十大類紡織創新精品建設推廣工作(以下簡稱“十大類”)究竟是什么?為何9年來能夠持續吸引行業各方特別是頭部企業的關注?這項工作對于紡織產業來說又有何影響?
為產業發展“定坐標”“劃路徑”
“‘十大類’入選產品均為產業科技創新的典型代表。”水星家紡相關負責人說道。
“‘十大類’推動提升了產品競爭力,提升了企業知名度。”三六一度相關負責人這樣表示。
“‘十大類’所涉及行業整體創新水平處于積極發展且不斷提升的階段。”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生產力促進部主任、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告訴記者。
談及“十大類”,行業各方目光灼灼、滿懷期待。
聚焦三領域十類別開展遴選培育推廣。自2017年以來,“十大類”重點聚焦服裝、家紡及產業用紡織品三大領域,主要圍繞時尚流行產品、非遺國潮產品、數字科技產品、運動功能產品、舒適功能產品、母嬰用產品、老年用產品、安全防護產品、健康衛生產品、綠色低碳產品等十大品類開展遴選、培育、推廣工作。李波表示,該項工作倡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產品創新和創意設計,發揮創新產品的示范引領作用,提高創新產品的品質滿意度和品牌信任度。
“‘十大類’堅持組織開展多維度的綜合評審。”李波表示,該單位聯合行業權威專家組建專業評審團隊,從設計創新、技術創新、品質保證、生態環保特性、市場應用特性等多維度對申報產品進行綜合評價。
以創新之名推動企業競相發展。“十大類”有力吸引了波司登、安踏、探路者等紡織行業頭部企業持續申報。諸多企業已將“十大類”作為產品發布和品牌宣傳的首發平臺,納入了企業的年度規劃工作。有不少產業鏈上游企業將“十大類”作為創新產品風向標,指導相關企業進行終端產品開發。
獲得各地“真金白銀”支持和推廣。“十大類”得到了各地工信主管部門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遼寧2022年印發通知,對于入選“十大類”的產品,每件產品給予不高于10萬元的培育專項資金獎勵;江蘇鹽城2024年出臺政策措施,對于入選“十大類”的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以“十大類”為抓手,加快政策制定、加大資源投入,鼓勵當地紡織企業發力技術創新、產品創新。
“十大類”立足行業現狀精準“開題”,通過搭建對接平臺等方式為產業發展“找準坐標”“謀劃路徑”。
助力企業創新能級實現跨越提升
“創新”,是“十大類”無可爭議的主線,也是激發產業活力、引領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從申報階段對“科技含量”“設計創新”等方面的明確要求,到評審環節對數字科技產品智能功能、綠色低碳產品減碳能力等維度的嚴苛考量,再到推廣階段對“創新經驗”的提煉總結,“創新”一詞如“經脈”般串聯起整條產業鏈。
技術創新筑基。“十大類”發力數字、功能、防護、環保等創新技術,推動行業市場應用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數字科技產品方面,魏橋紡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企業推出的“數碼像景+定位印花時尚創意運動裝”應用現代數碼像景紋織CAD技術,以織物組織復現照片般的景物形態,結合定位印花技術將提花與印花花型對應互補。在運動功能產品方面,三六一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企業創新性地利用超臨界高倍率發泡粒子與獨特工藝結合,實現了肩部的保暖與支撐。在綠色低碳產品方面,萬事利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企業推出的免水洗印染技術,實現在印染生產過程中,降低44%以上的綜合能耗,用水量降低99%以上。
場景創新賦能。“十大類”瞄準居家、母嬰、老年、健康衛生等場景需求,推動行業加速向高附加值領域滲透,加力向新消費場景拓展。
“我們2024年推出的‘眠眠圈按摩薄墊’融合人體工學設計與智能按摩模塊,能夠滿足消費者健康睡眠與便捷護理需求。”愉悅家紡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企業既通過線上渠道“繪睡旗艦店”以視頻及直播的形式展示產品技術細節;又在線下品牌店鋪提供產品試用與睡眠質量檢測服務。
文化創新鑄魂。“十大類”聚焦潮流創新、非遺創新等領域,號召各方進行多元化探索。
“設計時尚流行產品,我們深知關鍵在于‘快、準、靈’,面對瞬息萬變的潮流風向,我們每年積極參加國內外展會,捕捉前沿色彩、紋理、廓形、材質等設計信號。”佰家麗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記者,該企業已推出的時尚流行產品由針刺工藝結合冷熱壓工藝和壓模工藝制備的聚酯纖維板設計而成,具有吸聲、保溫、高抗撕裂、抗沖擊強度等優勢,顯著減少了對傳統膠粘劑的依賴,產品更環保。
行業各方逐步將“十大類”轉化為具體實踐,創新實力持續加強。值得關注的是,截至目前已有60家“十大類”入圍企業成為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企業。
政策東風“吹出”發展新機
波司登連續躋身中國品牌價值千億陣營,魏橋紡織與合作伙伴聯合發布團體標準,愉悅家紡的現象級爆款產品不斷涌現……一批批入選“十大類”的行業企業,已在品牌增值、市場拓展、資源集聚等維度收獲實實在在的“紅利”。
品牌影響力逐步提升。入選“十大類”的必要條件之一是擁有自主的終端消費品牌,該標準大大提升了申報企業對于品牌建設的重視程度。
“登峰系列、風衣羽絨服等產品入圍‘十大類’后,市場反響熱烈,銷量顯著提升。”波司登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大類”強化了波司登羽絨服專家定位和技術信用背書,也成為檢驗該企業創新能力的“試金石”與提升品牌價值的“倍增器”。
上下游協同發展取得新突破。“十大類”積極鼓勵上游纖維、面料企業等聯合下游品牌企業共同申報,從纖維源頭、面料中端賦能創新產品開發。
在創新產品研發生產中,愉悅家紡通過與青島大學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開發了緯紗同軸張力控制、雙軸整經與張力匹配、雙區異緊密度織造技術及裝備,突破了電極區與發熱區雙區異緊密度織物組織結構設計與織造技術,實現了金屬電極和碳素導電紗線織物的一體化制造,提高了暖芯電路織物的結構穩定性和耐久性。
多措并舉驅動消費升級。“十大類”的深入推進,通過全方位發掘、立體式培育與精準化推廣創新產品及創新模式,為消費升級注入動力。
水星家紡負責人表示,該企業的創新精品通過線上電商渠道和線下零售同步宣傳銷售,一方面保持了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的規模化經營優勢,另一方面進駐了抖音、快手等具備高潛力的電商平臺,形成了從貨架電商到內容電商的全方位覆蓋。此外,線下渠道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沉浸式消費體驗。
頂層設計精準領航、產業實踐高效落地。“十大類”的持續開展,已成為紡織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隨著相關舉措層層落實、精準落地、全面落到實位,我國紡織業終將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跨越,“中國紡織”這一名片必將在全球產業科技創新的舞臺上,綻放愈發耀眼的光芒。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