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橋-經緯杯”全國紡織行業細紗工職業技能競賽啟動 |
棉紡織行業是我國紡織行業的重要基礎性產業,棉紡織企業生產的紗、布產品性能與質量,直接影響著印染、針織、家紡、服裝等下游行業。其中,細紗供需是紡紗生產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隨著我國紡織行業改革的深入發展,棉紡織企業細紗操作工的基礎理論水平參差不齊,操作熟練程度差異較大,熟練操作工數量嚴重不足,全能型操作工比重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棉紡織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為促進棉紡行業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更加關注民生、關注職工技能提升,創造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今年在全國紡織行業再次舉辦細紗工職業技能競賽。 2016年全國紡織行業“細紗工”職業技能競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社部和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全國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承辦,山東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和經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為比賽提供支持,競賽冠名為“魏橋-經緯杯”。 4月21日,2016年中國技能大賽——“魏橋-經緯杯”全國紡織行業細紗工職業技能競賽啟動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紀委書記、人事部主任王久新,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鄭潔雯,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調研員孫瑾,以及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代表等出席了本次簽約儀式。本次技能競賽啟動儀式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事部副主任、紡織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孫曉音主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鄭潔雯介紹,自2003年以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曾舉辦過兩次全國紡織行業細紗工職業技能競賽,對提高職工技能水平起到了很好地促進作用。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統計測算,2015年我國紗產量1843萬噸,布產量585億米,全年各類純化纖紗、混紡紗比重呈上升趨勢,為我國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今年的全國紡織行業細紗工職業技能競賽列入了人社部2016年中國技能大賽的國家二類比賽項目,棉紡織行業各類紡紗企業細紗操作工均可報名參賽。本次競賽分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進行。各參賽省市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本地區的初賽組織工作和參加全國決賽的組織及協調工作。全國決賽時間計劃安排在2016年四季度期間進行,決賽地點擬定在山東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選用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主流環錠紡紗機。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事部副主任、紡織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孫曉音介紹2016年全國細紗工職業技能競賽,仍將進行理論(應知)考試和實際操作(應會)考核兩個部分,以《細紗工》國家職業標準對高級工的要求為基礎,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編寫的《棉紡織行業細紗工操作指導》(2016年修訂版)為主要參考教材。本次職業技能競賽考慮到目前各地區企業的熱情關注,為使更多的棉紡織企業一線職工參與技能比武,參加全國決賽的選手每企業最多不超過2名,決賽名額的分配比例按各省市行業2015年底紡紗產能確定,適當照顧中西部地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紀委書記王久新表示,棉紡行業是人才輩出的行業,起到了紡織工業排頭兵的作用。細紗工技能比武,可提升一線工人的技能,使之不僅熟悉理論還要熟悉操作工序,成為全能型人才。一線工人素質的提升,亦可提高整個行業的創造力、創新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指出,全國細紗工技能大賽歷史悠久,也是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綱要、紡織“十三五”規劃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任何高端的機械設備都需要靠人來操作,技能大賽對細紗工個人的成長發展有益,對棉紡企業管理具有指導意義,對行業技能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徐文英表示,通過舉辦此次技能大賽,在行業內形成學知識、學文化、學操作的良好氛圍,繼續保持行業在全球的競爭力。(轉自“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鄭潔雯代表承辦方與協辦方代表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曉蕓(左)、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石廷洪(右)合作簽約。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