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宏紡織:讓小眾麂皮絨走出可持續之路 |
本刊記者-邊吉潔
凝心“小而美”,深耕“專而精”。在紡織行業這片叢林之中,紹興市柯橋區魯宏紡織品有限公司用二十年光陰錨定麂皮絨這一細分領域,用匠心和創新賦予小眾面料持久的生命力。
在魯宏紡織總經理宋紅日的眼中,麂皮絨不是冰冷的商品,而是有溫度、有靈魂的“生命體”。在魯宏紡織的樣品間,觸手可及的麂皮絨面料呈現出細膩多變的質感,從復古做舊風格到現代科技感紋理,每一款產品背后都凝結著對材料、工藝和可持續性的深度思考。在行業追逐短期利益的風潮下,這家企業卻將目光投向更遠的未來。
![]() 如何在堅守品質的同時實現商業可持續?近日,我們對話宋紅日,探尋魯宏紡織如何在浮躁的市場中保持定力,以及他們眼中麂皮絨產業的未來圖景。從材料研發到生產工藝,從市場定位到產品塑造,這家企業正以獨特的商業邏輯,為小眾產品的長遠發展探索一條可行之路。
用匠心筑牢“品質護城河”
如何構筑企業的“護城河”?“答案很簡單——踏踏實實做好產品,品質永遠是第一位。”宋紅日篤定地說。在低價競爭與營銷噱頭盛行的市場環境中,魯宏紡織選擇了一條更艱難卻更可持續的路——以極致品質塑造核心競爭力。客戶的需求,在這里總能得到精準響應與交付。
![]() 隨著麂皮絨應用場景從服裝拓展至家居、汽車內飾、電子配件等領域,部分企業開始降低原料標準、簡化工藝以壓縮成本。但宋紅日深知,真正的“護城河”來自對每一道工序的敬畏。從預定型、開纖、磨毛到染色,麂皮絨需歷經十三四道精密工序,任何細微偏差都會影響最終品質,為此,魯宏紡織自創立之初便構建了全流程穩定、高質的供應鏈體系,二十年如一日地確保著每一米麂皮絨都經得起檢驗。
![]() “麂皮絨正經歷著‘劣幣驅逐良幣’的行業陣痛。”宋紅日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困境。創新乏力導致同質化,同質化引發價格戰,價格戰吞噬利潤空間,利潤微薄又進一步扼殺創新——如此惡性循環,最終會導致消費者對品類信任度受損。“這種認知損傷往往需要數倍時間來修復。”宋紅日強調,“堅守品質底線,不僅是為了企業生存,更是為了行業未來。”在魯宏紡織看來,每一次質量妥協都是在透支行業的未來。
![]() 當行業多數企業都在追逐短期利益時,魯宏紡織卻堅定地選擇成為長期主義者。這種堅定的選擇背后,也是魯宏紡織團隊對品質的極致共識。從原材料的甄選,到織造環節的把控,再到后整理染整的嚴格操作,直至服務客戶群體的每一個細節,團隊始終保持著高度同頻的節奏。正是這種刻進基因的質量信仰,讓魯宏紡織在麂皮絨領域既守住了壁壘,更拓寬了疆域。
在慢進化中激活生命力
在快時尚主導的紡織行業,麂皮絨以其獨特的質感與功能性,演繹著“慢經典”與“微創新”的平衡藝術。宋紅日指出:“經典的屬性賦予麂皮絨穩定的市場基礎,而漸進式創新則為其注入持久生命力。”
![]() 從梭織到針織,從單面到雙面,麂皮絨的進化并非顛覆式革命,而是持續的精進。在魯宏紡織的展廳里,有一本獨有的麂皮絨產品大全樣本。這是企業二十年沉淀的縮影——每年新品研發,經典款持續升級,色系不斷豐富,使其成為客戶專業的“麂皮絨百科全書”。客戶只需比對這本樣本,便能精準找到契合自身需求的產品。
全工藝保障、全品類覆蓋、全色系可選的三大優勢,讓魯宏紡織成為行業“問題解決者”——市場上稀缺的高克重和精質產品,在魯宏紡織這里是常規選項。“比價的客戶很多,但最終選擇我們的更多。”宋紅日坦言。
![]() 隨著應用場景的持續延伸,麂皮絨的應用范圍已從傳統的春、秋、冬三季外套拓展至夏日吊帶裙裝,成功突破了季節限制。同時,其應用領域也從傳統服飾領域延伸至家居、汽車內飾等多個行業。魯宏紡織及時捕捉市場與客戶的動態需求,不斷推陳出新,開發出契合各類應用場景的優質產品。
![]() 談及目前的產品研發,宋紅日分享道:“早些年,朋友工廠雙面提花機織的面料讓我靈光一閃,此工藝在海島絲領域罕見,我便琢磨能否將其移植到麂皮絨產品上。于是我們打破常規,嘗試雙紗線工藝,與圓機廠合作試織后,成功開發出千鳥格新品。但當時市場未做好接納準備。如今市場環境已變,消費者的審美與需求不斷升級,對新穎、獨特產品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我們會將提花產品改進后再次推向市場。
在細分賽道做深做透,小眾也能成為主流。未來,魯宏紡織將繼續深耕麂皮絨領域,讓這一小眾面料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而對于宋紅日來說,這條路沒有終點,只有不斷精進的過程。 |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872143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