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匠心· 首屆中國華服設計大賽”在京啟動! |
本刊記者-王賽 張彥山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自古以來,中國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服飾文化源遠流長。 3月22日,由江蘇吳江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總冠名的“傳承匠心·首屆中國華服設計大賽”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賽以“傳承匠心 新興華服”為主題,立足蘇州,面向全國,希望通過比賽甄選出具有民族和時代特色,能代表21世紀中國人精神面貌和氣質的服裝佳品,助力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振興,進一步推動傳統制造攀峰高端定制。 本次設計大賽由新華通訊社新聞信息中心、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紡傳媒控股有限公司及《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舉辦。發布會現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李當岐,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主任儲學軍,《紡織服裝周刊》社長錢晉,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主任趙菊觀,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獲得者武學凱、李小燕等眾多行業專家、知名企業代表、國內主流媒體齊聚一堂,見證這場傳統與時尚同行、歷史內涵與時尚魅力并重的賽事拉開帷幕。 當前,藉著“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如火如荼地推進,絲綢這一中國文明元素正煥發出新的絢麗光彩。本次大賽將充分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以紡織服裝產業為依托,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設計元素,面向國內服裝設計大專院校學生、社會優秀設計師、廣大紡織服裝企業廣泛征集作品,并結合官網評選和專家評委意見甄選佳品, 遴選優秀的設計人才,為行業發展注入活力。同時,大賽還將依托新華社優質資源,推動中國民族品牌走進千萬家。 據了解,本次大賽邀請到國家級絲綢專家、非遺宋錦技藝的國家級傳承人錢小萍,著名蘇繡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等作為專家指導,不僅是為了技藝的繼承和發揚,更呼喚傳統技藝背后工匠精神的回歸。希望讓更多服裝設計人才脫穎而出,用苦心、精心、恒心來傳承工藝,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以持之以恒、精工細作的匠人精神傳承我國紡織服裝文化的精髓;促進文化和工藝復興發揚,彰顯“中國設計”的民族情懷,為推動中國紡織服裝業走向世界發揮積極作用。 新聞發布會上,嘉賓們凝聚各方智慧與經驗,在行業創新發展、培育新銳設計人才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主任儲學軍在致辭中表示,大賽將深厚文化底蘊和中國服裝匠心精神傳承發揚,既契合“一帶一路”戰略,更是振興傳統文化的有效舉措。新華社將通過全媒體宣傳平臺關注企業、聚焦行業發展。相信本次大賽必將促進蘇州及全國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提振行業經濟,切實提升文化產業影響力。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李當岐認為,本屆大賽對于助力紡織服裝行業振興、為繁榮和發展中國服裝產業發揮積極作用。同時,也為挖掘、扶持、培育新銳設計力量,為促進我國服裝設計行業人才做出努力。 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主任趙菊觀在致辭中表示,盛澤是絲綢古鎮、紡織名城、面料之都。我們要以歷史遺存和文化傳承為核心,培育和發展絲綢文化,提升綢都形象。本屆大賽是這樣一個契機,為服飾設計力量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本次大賽選手導師、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獲獎者武學凱坦言,新常態正在推動服裝產業邁向新征程,文化創意正是提速引擎,是中國服裝業從加工生產,向原創設計邁出的關鍵一步。本屆大賽面向全國廣泛甄選并扶持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設計,并通過更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賽制,助力原創設計人才成長。 本次大賽選手導師、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獲獎者李小燕也表示,本屆大賽以“傳承匠心 新興華服”為主題,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在挖掘與扶持本土設計的同時,通過廣泛而新穎的宣傳方式,加大對大眾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度,將為推動中國服裝設計深挖文化帶來極大推動。 大賽組委會秘書長徐華介紹,大賽將從2016年3月持續到10月,分為啟動、創博會活動、晉級、總決賽、賽后巡展5個階段。初選采用海選方式,由組委會聘請評委評出百強設計作品,隨后在官網(www.zhongguoguofu.com)、微信公眾號“華服設計大賽”上展示并進行網絡投票,結合投票和評審意見,最終進入總決賽的24強選手由3位著名導師分組輔導制作成衣,通過現場總決賽評出最終獲獎名單。 本次大賽將依托新華社優質媒體平臺資源和影響力,重點宣傳和推廣獲獎的優秀設計師及其作品,提升中國服飾品牌企業的國際影響力。新華社將通過全媒體宣傳平臺為促進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做全方位宣傳和推廣,報道賽事、關注企業、聚焦行業發展。 此外,大賽得到蘇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為打造綜合影響力,大賽作為2016年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交易博覽會的重點項目亮相。新華社將通過多種渠道擴大此次大賽和創博會的品牌知名度,并為蘇州紡織和絲綢品牌振興提供助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賽最終成果還將轉換到電商平臺,獲獎設計師和品牌企業共同搭建“高級新中裝定制電商平臺”,使比賽成為承載和展示服裝產業發展的優質平臺,更好地提升紡織服裝產業的影響力,為產業經濟實體發展助力。 |
相關文章 |